大革命失败时湖北黄冈发生的“杨家塆”惨案(二、二五血案)

#黄冈市地名文化研究会#推荐詹维东2022-02-25

【编者按】九十三年前的1928年2月25日,农历的正月十三,正值新春年关时节,北伐革命后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浪潮席捲下的湖北黄冈...
【编者按】九十三年前的1928年2月25日,农历的正月十三,正值新春年关时节,北伐革命后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浪潮席捲下的湖北黄冈,正处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白色恐怖笼罩阴影中,34位共产党人和农会会员就在这个年节里惨遭杀害,倒在古城黄州城墙下濠沟外一处杂草丛生的土丘上……和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一样,他们没能看到为之奋斗献身的主义成功的那天和一个崭新中国的诞生!
值此国泰民安、万家欢乐的新春佳节,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怀那些为了今天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更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面对先烈,贪腐蛀虫们有脸站在鲜血浸透的红旗下人模狗样的向党宣誓么?扪心自问你们对得起那些倒下的先烈吗?作为共和国的普通子民,也许我们不是党员,没有一官半职,更是仇恨贪腐、怨愤不公,纵然我们有着一千个理由去抱怨当下所有的不尽人意,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更没有资格质疑、怨忿、指责饱经磨难的中国共产党,不是共产党,不是毛主席,我们哪来今天的平安幸福?!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内战不休、敌寇入侵,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即便到了今天,台湾岛上的中国人仍然窝在美国佬的羽翼下,民族尊严又何从谈起?和祖国大陆的分别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所以,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之际,编发詹维东老师呕心沥血发掘搜集的史料和文章,又是时值新春佳节期间,更是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此文让我们清晰地了解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幸福的来之不易而奋发勇为去继往开来,是以,编发此文!!
省、市、县、区特约文史专员(研究员) 詹维东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黄冈农民运动
经过1919年“五四“运动洗礼的黄冈大地,新思潮、新思想的涌动,以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为代表的一批黄冈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队伍逐步形成。
1921年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李求实、易礼容、林洛甫等24名“互助社”成员齐集黄冈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八斗塆浚新学校,建立了黄冈八斗湾共产主义小组——“共存社”。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经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的努力帮助,“共存社”社员经过严格的党、团审核,逐步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
1922年3月,八斗湾共产党小组成立,胡亮寅同志任组长。同年11月,陈策楼党小组成立,肖云鹄同志任组长。经过两个党小组的努力,党员队伍有所增加。
1922年7月,八斗湾党支部、陈策楼党支部建立。从此,党长期艰苦地领导黄冈人民进行一系列的伟大革命斗争。
中共黄冈特支成立后,首先发动了黄冈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黄冈各地农村,发展党员、建立党小组、建立党支部,寻找培养农会积极分子,在乡村公开建立农民协会,设立农民协会办事机构;黄冈农民运动高潮时,在册会员有24万之多;当时,真有一点“一切权力归农会”感觉,黄冈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模范县。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实现了第一次国共两党的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黄冈农民运动的开展,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1926年8月,中共黄冈特支改组为中共黄冈地方委会(简称黄冈地委);9月,党部驻地从陈策楼迁往县城黄州公开办公。中共黄冈地委在帮助国民党组建县党部的同时,在各城镇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宣传北伐大革命,打倒北洋军阀,宣传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新三大政策。发动工商业者支援革命;继续广泛地开展农民运动,农运不仅建立了农会组织,还建立妇女解放组织救会,青年组织青救会,甚至儿童还建立了童子军维持农会秩序。
1927年1月至7月,贺龙领导的北伐革命军来到了黄冈,给黄冈农民运动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中共黄冈地委与贺部紧密联系,动员人民群众给贺部必要的军需供应。“黄冈三陈”的陈潭秋、陈学渭、陈荫林更是与贺龙交往甚密,影响着贺龙的人生转折——即是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贺龙所率领的北伐革命军在黄州时,正是黄冈农民运动如火如荼之时,黄冈拥有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农民协会组织。


二、陶店乡孙家咀一带的农民运动发展
陶店乡是当时大黄冈县三十多个乡镇中的一个大乡,含路口、孙镇(孙家咀)、祠岗、南湖、范岗等小乡地方,约有人口四五万多人,就有农协会员两万多人;离黄州城近,只有20里左右,几乎就在城墙脚下,黄州城内发生的一切,乡下一会儿就知道,是个消息灵通之地;陶店乡还离陈策楼很近,约在10华里左右,陈策楼思想传播之路必经陶店之线。正是这样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陶店乡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组建农会自卫(赤卫)队、青壮军青救会、妇女运动的妇救会、少年儿童的童子军,祠岗龙家榜的龙作池(共产党人)还建立了农民协会选举的村苏维埃政权。
陶店乡孙家咀片区有几十个塆村,有一个塆村叫“杨家塆”,杨家塆离陶店街或孙家咀街都有五里路左右。在这一带开展农民运动是共产党人杨质田同志,杨质田同志在孙家咀一带建立了党支部,并在有的塆村建立了党小组,开展了普遍农民运动,村村建立了农会组织。杨质田同志在杨家塆亲手建立了党支部。
中共杨家塆党支部是一个极有战斗力的党支部,是黄冈农民运动的模范村。杨家塆(今黄州区陶店乡)是大革命时期黄冈的基点村,当时,有48户273人的杨家塆,就有共产党员7人,农协会员79人,其中自卫(赤卫)队员28人。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农会、打土豪、分田地、烧契约、反官吏、干革命、争自由。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5月21日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6月,夏斗寅在湖北发动了“宜昌政变”;随后,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这时的黄冈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协会恨之入骨,一直在寻找机会进行镇压,他们认为镇压黄冈革命的机会到来了,1928年“二·二五”黄州血案在他们的策划下发生了。
三、“杨家塆惨案”震惊中外
杨家塆事件发生在1928年农历正月13日,杨双成等一批农协会员集中在杨周田家中开会,走漏消息,被黄冈县敌保卫团和警备队武装人员包围了会场,在场36人当场被捕,搜出了一批宣传标语、袖章和两桶煤油。共产党员、孙家咀乡乡长、农协会负责人杨质田(《民国日报》误称杨金田)为营救被捕人员,挺身而出到县衙当人质,想以一人换回被捕的同志,然事与愿违,亦再遭被捕入狱。
杨家塆农协会员殉难经过:杨世江在解往黄州城集关押途中逃脱。杨质田、杨双成被捕后,于当年正月19日被杀害。其余34人审讯一月余无收获,于当年2月25日深夜押往黄州东门壕沟用机枪集体镇压,但杨万柱、杨耀清2人在就义时幸免于难,枪弹扫射中他俩倒伏在乱枪下众多烈士的尸身中,杨家塆亲人在掩没尸首时,感觉杨万柱、杨耀清还有声息,就在墓场秘密抢救而获生。这次枪杀,实际只有32人同时壮烈牺牲。含杨质田、杨双成俩同志,共34位烈士遇难。
杨家塆惨案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严密封锁舆论,但当时的武汉《民国日报》还是透露此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共产党人转入地下斗争,革命处在低潮前期,我党在黄冈难以组织有力的反抗。
震惊中外的“杨家塆惨案”,前后有34人被杀害,殉难的家庭承受了巨大悲痛和不幸,13户农家由此断绝了烟火,8名幼女送出去当了童养媳,7名少妇被迫背井离乡,22人被迫出外流浪讨饭……。
英国《泰晤士报》关于“杨家塆惨案”的报道:对“杨家塆惨案”,英国《泰晤士报》于1928年3月1日作了报道,标题为《鄂省黄冈枪毙共党37名》,以下是报摘内容:“……警队长夏树堂、教练李承显、警备股邱天民、李连成带警兵二十人前往,行孙家咀,即闻共匪正在杨家塆杨之(周)田家中开会,夏逐将杨家塆包围,当场拿获杨四(世)维等四十名,并搜得标语、宣传品、放火器多件,押解回乡,叶县长仅枪决两名,余均监黄冈县善后委员会,到县后对于杨世维等匪异党注意,连日开会研究办法,迭经调查审察各手续,始一致表决。该报还刊载了黄冈县剿匪司令方毓球、副司令肖俊、县长叶寅因此案发给汉口陶司令、武昌林师长的两次请示电内容:2月16日电报称:“共党嫌疑人犯案宗调去,不知如何审查,司令,县长送来罪状一纸,内称杨世维等37名一律处死刑,伏乞电示祇遵。”第2次电报称:“发铣电(1928年2月16日电)正候示间,善后委员会常委熊梅椿、吕觉吾、郭华封、邓东青、涂碧溪、孙孝平、王润民等,不令司令、县长得知,竞将杨世维等37名一并枪决,理合报闻,伏乞遵。”(注:《泰晤士报》报摘内容,由河南省汲县党史办提供)值得解读和辨识的是:英国《泰晤士报》1928年3月1日报道杨家塆惨案于2月25日枪杀32位烈士时间是吻合的,也是最早最快报道的当时中国的国际新闻,是具有权威性的史实。
有关人数的误差也符合实情,报道说40人被捕与37人、36人带有估计的因素,被害36人 与37人标题只隔一人,烈士名字略有出入也属正常;但把反面人物列得一清两楚证实了史实的准确性。
还须说明的是:河南汲县有此完整的档案是因为肖云鹄同志曾在河南任省委负责人领导革命时非常关注家乡黄冈革命的成败而保留的史料。
革命胜利后,黄冈人民深切地追念了这批烈士,50年代至60年代,黄冈县文工团上演过杨家塆烈士之歌节目,60年代至70年代,作为革命传统教育材料教育了黄冈的来者。
1989年3月19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这批殉难的同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黄冈的来者们:九十年了,我们现在该不该在杨家塆做点什么?

2017年8月1日为纪念“杨家塆惨案”90周年而撰写于团风中学
更新于 2021-03-14

相关话题

#寻找最美地名

用手机扫码体验更多功能

扫码查看1条评论